1 中国锂电池发展现状
在 2023 年,供过于求和去库存化是《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的主题。 锂电池 在这一年中,锂电池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面临电芯和材料的价格压力。加之碳酸锂价格下行,导致相关环节出现库存损失,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利润承压。产能快速扩张导致行业价格竞争加剧,标志着行业发展进入优化的新阶段。展望 2024 年,锂电池行业整体市场形势能否回暖?各细分领域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2020 年第四季度,锂电池产业链进入高度繁荣期。2021 年第二季度,产业链为扩大产能进行了大量资本支出。由于锂电池产业链的扩张周期基本在一年到一年半之间,从 2022 年第二季度开始,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从 2022 年第四季度开始,大部分环节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情况。2023 年第一季度,在终端增长和去库存压力的波动下,产业链盈利能力迅速下降至制造业合理回报水平,并在 2023 年下半年至 2024 年第一季度持续下降。2024 年国内产能建设放缓,进一步消化产能,锂电池产业积极向海外拓展。
随着 2024 年国内产能扩张的放缓,受淡季效应影响,预计第一季度将面临压力。在触底反弹后,全年供需形势有望逐步改善,预计到 2025 年供需将逐步平衡。长尾产能或将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在国内竞争加剧、欧美国家加强本土化政策的背景下,锂电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随着 2025 年后海外产能的逐步增加,有望为国内锂电池行业贡献新的增长点。
2.锂电池产业链的现状与前景:
1 月份,价格弱势企稳,生产排产逐月减少,影响价格。资源方面,锂、镍价格上涨,短期价格可能继续弱稳。主材方面,除电池片、干法隔膜、正极材料外,全产业链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辅料方面,铜箔加工费基本持平,铝箔加工费继续下降。从生产排产来看,2 月份产业链生产排产月环比减少 15%-20%,但行业库存并不高。与 2023 年相比,行业基本面较为稳定,随着 3-4 月需求回升的预期,有望开始备货,从而改善产业链的生产排产。随着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保有量超 20 万辆、欧洲家庭储能拐点以及美国超大型储能的到来,预计 3-4 月产业链补库需求增加,生产排产指标有望逐月明显改善。板块中期逻辑未变:一是预计2024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将出现拐点,2025年部分细分领域将回归合理开工率水平;二是欧洲碳排放和A0级车型、美国供应链缓解、国内电池价格下调预期等有望使中期需求预期转正,板块有望走出持续阶段。从竞争格局来看,2023 年 CR3 排名依次为:隔膜 > 电解液 > 磷酸铁锂正极 > 负极材料 > 锂电池铜箔 > 三元正极。
(1) 上游锂矿:
碳酸锂项目开发难度大,扩产周期长,产能刚性强。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锂电池需求爆发期,碳酸锂价格从最低 4 万元上涨到 60 多万元。在利润持续过剩的情况下,碳酸锂供应量迅速扩大,包括国内盐湖、云母、澳大利亚、南美、非洲等,均在 2023 年下半年加速产能释放。同时,2023 年锂电池行业增速放缓,去库存压力进一步放大需求波动,导致碳酸锂价格在 2023 年底下降至 10 万元左右。
从供需角度看,2024 年碳酸锂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但逐渐触及国内锂云母和非洲矿山的成本线,预计在 7-8 万元区间有支撑。从节奏上看,3-4 月的需求反弹预期和新增补库需求可能会使碳酸锂价格暂时企稳甚至反弹,随后随着供应的释放,碳酸锂价格将出现回落趋势。
(2) 下游需求:
新能源汽车和能源储存将继续推动锂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汽车生产与销售:1 月份,国内市场同比增长强劲,欧洲继续复苏,美国略低于预期。由于基数较低,1 月份国内市场同比增长乏力,渗透率走势疲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 月批发销量为 68.2 万辆,同比增长 75.3%,批发渗透率为 33%,同比提高 5.8 个百分点。从车型结构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占比提升,增程车型对增量贡献积极,1月PHEV销量占比41%,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从细分市场分布来看,电动车(EV)两端销量均有增长,B 级车市场的 PHEV 车型增长明显。在企业层面,华为新车订单表现强劲,吉利新能源创历史新高,比亚迪去库存销量有所下降;在车型方面,比亚迪和特斯拉车型销量位居前列,五菱 M7 和晶科 007 势头迅猛。1 月份,欧洲市场延续了复苏势头,在低基数的情况下实现了同比高增长。德国和英国同比增速放缓,法国则加快了电气化进程。其中,欧洲七国合计销售 72.8 万辆,同比增长 12.7%,环比减少 10.8%。从 2 月 1 日至 20 日的每周数据跟踪显示,欧洲六国合计销售 24,200 辆汽车,同比增长 12%。美国1月销量略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6万辆,同比增长17%,月环比减少20.1%,渗透率为10%,月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来看,2024-2025 年锂电池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增长前景,积极信号不断涌现。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终端应用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锂电池行业需求提供有力支撑。首先,2025 年欧洲严格的碳排放考核和欧洲消费升级值得期待。其中包括以雷诺、PSA、FCA、MG 为代表的 A0 级小型车,以及德国汽车制造商普遍在 2025-2026 年开始的新车周期。其次,美国出台《IRA法案》和FEOC法规后,对中国产业链进入美国市场的限制会影响需求,但2025年中国产业链的材料环节将在海外建设,电池也将通过技术授权、合资等方式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产业链回归美国市场有望拉动需求。最后,在国内市场,碳酸锂降价后,预计将出现需求拐点。首先,售价在 5-15 万元之间的经济型车型性价比有望提升,车企有望加快供给布局。其次,电动汽车渗透率和单车电量拐点有望出现,进一步拉动动力电池需求。如果需求端出现积极的预期改善,在产业链供给扩张放缓的背景下,行业产能利用率拐点有望在 2024 年下半年至 2025 年逐步显现,盈利能力也将随着规模扩张和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回升空间。
就储能而言,美国的加息步伐预计将在 2024 年放缓。随着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储能装置的需求有望继续释放。西部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需求量将达到156.3GW/384.4GWh,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4%和+106%。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终端应用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锂电池行业的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3) 电池安装:
1 月份国内装机量同比翻番,二线厂商势头强劲。1 月份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机 32.3GWh,同比增长 100.2%。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CATL 的寡头垄断地位保持不变。1 月份,CATL 装机量为 16.0GWh,同比增加 123%,市场份额为 49.4%,环比增加 5 个百分点。剔除比亚迪后,其市场份额为 60.7%,月度同比增长 3 个百分点。在与华为新车型达成合作后,新车销量的激增带动了装机数据的增长。在海外市场,2023 年累计装机量达到 319.4GWh,同比增长 43.2%。12 月,CATL 实现装机量 9.4 GWh,市场份额为 25.8%。2023 年全球装机总量为 705.5 GWh,同比增长 39%,CATL 在市场份额上保持领先优势。
(4) 技术方面:
降低成本仍是主产业链的核心竞争焦点。2023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降价潮。在需求增长转向、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对降低成本的需求有望长期持续。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电池和整车制造商在 2023 年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在正极方面,锰系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是主流方向。快速充电、复合铜箔、4680 电池等新技术仍在逐步突破过程中。
快速充电:配备 800V 快速充电的车型有望大量推出,CATL 在发布盛充电电池后,迅速与 7-8 家整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充电速率超过 4C 的快速充电有望逐渐成为主流。快速充电产品的推广步伐明显加快。我们预计 2023 年快充渗透率将达到 2%,2024 年将达到 12%。相关材料和零部件有望受益。
复合铜箔:2023 年,在复合铜箔方面进展迅速的企业完成了产品测试和认证。预计 2024 年将进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和价格谈判阶段。
4680 块电池:2023 年,特斯拉在产品产量方面仍面临一些瓶颈,预计 2024 年将取得进一步突破和应用。
硅碳负极:未来几年,硅碳负极的应用有望加速。首先,消费类电池为提高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将加速硅碳的应用。其次,4680 电池量产后,圆柱形电池的普及率有望提高,这将有助于引入硅碳方案。第三,随着硅碳技术的进步、扩产控制和成本的降低,方形硅碳的应用也有望加速,从而为硅碳的量产打开空间。
固态电池:最近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中国的 NIO 公司已经应用了蔚蓝公司的半固态电池,丰田公司也宣布了固态电池计划。
3.锂电池行业总体评估
总体来看,碳酸锂价格已进入筑底阶段,澳大利亚矿山停产进一步提升了锂价企稳的预期。锂电池行业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存货风险逐步化解,行业资本开支低位放缓,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和储能装置的持续高增长态势,预计 2024 年上半年行业将企稳回升。
近日,长江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曹海华对2024年锂电池行业的走势表示了相对乐观的态度。一方面,海外市场将为中国锂电池行业打开需求增长空间,虽然存在一些贸易壁垒,但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快速充电、4680 电池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将为产业链创造投资机会。